从“去产能”到“去产量”,中国钢铁再经历沧桑巨变!
最近,官方高层首次发钢铁行业去产量政策信息,引起行业极大关注。这不仅对2021年钢铁去产量政策充满了想象,也加强了市场对后期减产预期。在元旦前夕,期现价格再次出现回涨,直接影响到假期钢坯走势及新年开局。官方怎么说的?有什么影响?我们不妨看一看。核心就是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说这话的背景是啥?
一方面是黑色产业链利润严重失衡。一家矿山巨头的利润可以抵住中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利润,铁矿利润占产业链利润比重接近70%,属于历史最高水平,而焦炭和钢铁占比分别为20%、10%。这种利润的扭曲,让国内钢铁生产企业辛辛苦苦高成本生产钢铁,低利润卖出。而且没有铁矿石定价权,要想要利润,只能通过钢材涨价,向下游转移。长此以往,对于率先刚从疫情中恢复的经济来说,是一个硬伤。下游产业造成较大成本侵蚀,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了。
另一方面,中国完成了钢铁去产能目标,正式开始从“去产能”到“去产量”质的转变。回想中国粗钢产量从建国不久不到一百万吨的产量,到1978年超过3000万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快速发展,1996年突破1亿吨产量,2008年突破5亿吨。之后到2020年,10多年的十年,粗钢产量达到了10亿吨规模。自供给侧改革以来,钢铁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在高盈利的吸引下,钢铁产量逐年增长。2019年,国内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80937万吨、99634万吨和12047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3%、8.3%和9.8%。2020年1―11月,国内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81290万吨、96116万吨和1202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2%、5.5%和7.0%,受疫情影响,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
我们从建国后几个钢铁产量增长周期来看,1952年到1978年平均增长率为13%, 1978年到1989年平均增长率为6%, 1989年到2002年平均增长率为9%, 2002年到2012年平均增长率为14%,2012年到2017年平均增长率为3%,2017年之后,又经历了快速增长时期,年均增幅在5%左右。从这点来说,也确实应该在产量上做一些调整了。
“去产量”面临哪些难题?
2016年-2018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中国钢铁行业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提前2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同时将1.4亿吨“地条钢”产能全部出清,彻底清除了“地条钢”毒瘤。钢铁过剩产能的有效化解彰显了中国钢铁行业闻令而动的担当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因去产能离岗的职工得到妥善安置,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有效缓解,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到合理区间,钢铁行业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初步形成,优质产能得到发挥,企业效益明显好转。
但问题是产能控制住了,产量却从没间断增长。现在是实打实地去产量,产能通过环保、置换、质量以及诸多手段,硬性剔除,但是产量难度确实更大。毕竟通过去产能调整,留下来的或者正在改造的,绝大多数是“合规、达标”的产能。让谁减?怎么减?如果不结合市场的调解,硬性摊派任务,难度和效果都比较大。另外,如果减的过激过急,在“基建为王”的大手笔下,市场还甚至出现短货的情况,钢价容易爆拉暴涨,也不利于市场稳定和经济恢复发展。
扩大废钢、钢材进口、增加钢铁再生资源利用,结合市场价格运行机制,加以政策调节,综合运行效果或许更好。
“去产量”会带来哪些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