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的瞬息万变让行业里老钢贸很是感慨。
这两年钢价的快速反弹让钢厂和钢贸商双双扭亏为盈,相比于之前吨钢10元左右的利润水平,现在的盈利情况已经大有起色。
如今,与博行情对比,钢贸朋友更加看重企业盈利模式。经历这些年的大起大落的波折之后,已经深刻认识到,有一个好的盈利模式,远比一时的暴利来得更重要,行情是短暂的,但模式是可持续的。这两年盈利情况虽比前几年有很大好转,但与过去相比,没有任何可比性。面对局面大转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忍耐和适应,市场信息越来越透明,通过价差挣钱不容易,也不可取,改变经营模式才是真正的出路。
1
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
一次谈话中,老钢贸商刘玉晓(临沂世泽钢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吐槽到,现在吨钢毛利才挣50元,刨去公司各种成本只能算是艰难的维持。以前投资30万,能纯挣7万,现在投30万,利息都很难拿回来。今年企业盈利状况还算不错,虽然与行情也有一定的关系,行情更好,普通钢材的盈利水平也就有好转,但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为了防止公司陷入持续被动状态,刘玉晓最近几年的做法就是,砍掉了以往的现货批发,只给工地供应钢材,所有的订单都从钢厂直接出货,自己已不再囤货了,完全改变了传统出货模式。
2
转变原始业务,以量取胜
当然,抱着这种思想的绝不只他一人,80后业务精英刘元国(山东联钢物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也强调了这种观点。他最近几年的做法就是以量取胜,同时,丰富经营品种,不再局限于螺纹等建材品种,而是涉及到板材、管材、优特钢等各类钢材品种,只要工程有需要,任何钢材他们都可以为其提供。靠着这种扩大交易量、为工程服务的经营模式,尽管最近几年钢材市场环境本身并不好,但刘元国的盈利情况一直在提升。
他认为专心研究客户需求,将自己价值体现在配送服务等方面,是企业盈利的关键,因此,即使利润率较低,但始终能保持持续不断的盈利,并让公司发展壮大。
3
避免正面交锋,实行弯道超车
前两位钢贸朋友代表着中型企业的发展转变,而这位家族式经营起家的寇老板则是小型钢贸企业弯道超车的典型,从业务员到夫妻店再到公司化运营,寇总花了5年时间。不同于其他钢贸的是,除了销售他更专注于进货渠道,从钢厂和代理渠道进货,在市场上与大型企业相比没有任何竞争力。
但想要长期在一个行业立足必须要形成自己的贸易壁垒,他找到上游托盘处理的货源,同样的品质,价格更低了,而且不用一次性压资金,可以分阶段处理,大大减小了资金压力,从价格上树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可以看出,钢铁行业经过多年的磨砺,钢贸企业都开始变得更成熟、理性,虽然还是一样关注行情,但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
未来钢铁行业还将涌入各种业态,形势变幻莫测,我们要逐步打破原有赌行情的操作模式,不能完全依赖行情和库存来生存,追求一个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